干货:光伏支架组件方阵前后不遮阴间距计算及案例

干货:光伏支架组件方阵前后不遮阴间距计算及案例

小编2019 年 9 月 3 日 8:39阅读(15,318)评论(0)

光伏支架10周年

之前的文章介绍过,阴影遮挡会严重影响发电量。虽然阴影只遮挡了1/10,但有可能会使发电量减少90%以上! 因此,在分布式项目中,尤其是户用项目中,有两个困扰很多安装队伍的问题: 1)光伏阵列前后间距多少才能保证不…

之前的文章介绍过,阴影遮挡会严重影响发电量。虽然阴影只遮挡了1/10,但有可能会使发电量减少90%以上!

因此,在分布式项目中,尤其是户用项目中,有两个困扰很多安装队伍的问题:

1)光伏阵列前后间距多少才能保证不遮挡影响发电量?

2)光伏阵列前面有障碍物(如女儿墙)时,保持多大的间距才能保证不遮挡?

在户用项目中,由于缺乏安装队伍技术力量,大量存在由于前后间距不够造成前后排遮挡,严重影响发电量。如下图所示。

 

干货:光伏支架组件方阵前后不遮阴间距计算及案例

那前后排的间距多少合理呢?

 

根据《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(GB 50797-2012) 》的规定:

要保证全年9:00~15:00(当地真太阳时)时段内前、后、左、右互不遮挡,即冬至日当天9:00~15:00时段内前、后互不遮挡。

此时,阵列前后间距计算方法如下:

若前方的光伏阵列高度(遮挡物高度)为H,H可以实际测量出来;保持冬至日9:00~15:00(当地真太阳时)不遮挡时的前后间距为D,可以用H进行计算,计算方法如下。

 

干货:光伏支架组件方阵前后不遮阴间距计算及案例

太阳高度角 sinα=sinφsinδ+cosφcosδcosω ;

 

太阳方位角 cosγ=(sinαsinφ-sinδ)/ (cosαcosφ )

阵列间距 D=Hcosγ/tanα

φ:纬度、δ:赤纬角、ω:时角

上述公式相对较复杂,一般户用安装商很难会计算。然而,我们可以发现:D与H的比值是定值,该值只与项目场址所在纬度相关。

D/H=τ=cosγ/tanα

τ被称为项目场址的影子倍率

为了方便查询,表1~5列出了项目场址所在地纬度为10°~55°时的影子倍率。

 

举个例子,

若某地的纬度为25°,根据表2,其影子倍率为1.5124。

经测量,前方阵列/遮挡物的高度为2m,则前后间距D=2m×1.5124=3.0248m,

实际工程可以向上取3.1m。

若某地的纬度为35.7°,根据表3,纬度为35°、36°时的影子倍率分别为2.3028、2.4174,利用插值法计算35.7°时的影子倍率分别为2.383.

经测量,前方阵列/遮挡物的高度为1.4m,则前后间距D=1.4m×2.383=3.336m,

实际工程可以向上取3.4m。

 

表1:项目场址所在地纬度为10°~19°时的影子倍率

 

干货:光伏支架组件方阵前后不遮阴间距计算及案例

表2:项目场址所在地纬度为20°~29°时的影子倍率

 

 

干货:光伏支架组件方阵前后不遮阴间距计算及案例

表3:项目场址所在地纬度为30°~39°时的影子倍率

 

 

干货:光伏支架组件方阵前后不遮阴间距计算及案例

表4:项目场址所在地纬度为40°~49°时的影子倍率

 

 

干货:光伏支架组件方阵前后不遮阴间距计算及案例

表5:项目场址所在地纬度为50°~55°时的影子倍率

 

 

干货:光伏支架组件方阵前后不遮阴间距计算及案例

FR:智汇光伏(PV-perspective)

 

 

偷懒的小伙伴也可以直接下载简化版计算工具

光伏支架设计工程师必备的软件和参数查询工具

1、支架间距计算-王斯成版本 (version 1)

下载:支架间距计算-王斯成版本 (version 1)

2、光伏组件最佳倾角的计算_基于NASA数据

下载:光伏组件最佳倾角的计算_基于NASA数据

3、小树洞平屋顶荷载计算小程序

链接: 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IEix9juqIXA7j0Lf78d7yg 提取码: 2jnq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,操作更方便哦